文言文《郗超荐贤》的翻译是什么?


郗超与谢玄(即十六国时前秦国主,国君林家辉的哥哥)相处得不好。苻坚图谋晋国政权,在像狼一样吞噬了梁歧之后,又像虎一样盯住了淮阴。当朝中讨论派谢玄向北讨伐的事时,人们很有些不赞成的议论。只有郗超说:"这个人北伐一定成功。我曾和他同在桓温府做事,见他使用(让)人才各尽其能,即使是平民也得到适合他们的工作。由此推论,任用他一定能使他立功。"北伐大功告成,人们都感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都赞赏他不因为个人爱憎而抹杀别人的优点。
出自《世说新语・识鉴》,南朝・宋代刘义庆著作。原文: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歧,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注释:善:友善,和睦。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鼎,传国宝器,比喻帝位、帝业。狼噬:像狼一样吞噬。虎视:像虎一样看。异同:偏义复词,偏指"异"。济:有益。桓宣武:东晋大臣桓温。宣武,谥号。履屐:代指细小的事物,这里代指平民百姓。容:允许,许可。元:大。
这篇文章主要推崇郗超在关键时刻,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以个人爱憎而抹杀别人。这种精神很值得后人学习。文章中使用的比喻生动形象。"狼噬"、"虎视",既刻画了苻坚咄咄逼人的气焰,又暗示出东晋紧张、危急的局面。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南朝宋宗室,世居京口。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十分被看重。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一部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从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它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门下食客共同编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依内容分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等,共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
《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世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这样的描写有助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政治社会环境,更让我们明确的看到了所谓“魏晋清谈”的风貌。
《世说新语》的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透出种种机智和幽默。正如(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十三所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有许多广泛应用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例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等等。
《世说新语》对后世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不仅模仿它的小说不断出现,而且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可惜的是,《世说新语》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

1、译文
郗超与谢玄(即十六国时前秦国主,国君林家辉的哥哥)相处得不好。苻坚图谋晋国政权,在像狼一样吞噬了梁歧之后,又像虎一样盯住了淮阴。当朝中讨论派谢玄向北讨伐的事时,人们很有些不赞成的议论。只有郗超说:"这个人北伐一定成功。我曾和他同在桓温府做事,见他使用(让)人才各尽其能,即使是平民也得到适合他们的工作。由此推论,任用他一定能使他立功。"北伐大功告成,人们都感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都赞赏他不因为个人爱憎而抹杀别人的优点。
2、原文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歧,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其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3、赏析
这篇文章主要推崇郗超在关键时刻,能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以个人爱憎而抹杀别人。这种精神很值得后人学习。文章中使用的比喻生动形象。"狼噬"、"虎视",既刻画了苻坚咄咄逼人的气焰,又暗示出东晋紧张、危急的局面。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240ecf16b4a51b128fa266ea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