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


出自《孟子・尽心上》。
原文是: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译文:孟子说过:“君子有三件乐事,称王天下而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疾病,这是第一件乐事;上不愧于天,下不愧于人,这是第二件乐事;能够得到天下的人才而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乐事。”
扩展资料: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主要注本有《孟子注疏》,《四部备要》本14卷;《孟子集注》,《四部备要》本7卷;《孟子正义》,《四部备要》本30卷。另有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
释义: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行为无愧于人,只有无愧于心。
原文: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释义:孟子说:“君子有三种快乐,而王天下不在了。父母都健在,兄弟无故,一个快乐的;仰不愧于天,下不愧于人,两种音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的,三个快乐的。
扩展资料
作品读解:
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
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话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作而已。”
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因此,努力争取的也在这第二种快乐,因为是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的范围,而不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的东西。
作为教书先生,孟子还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乐。如果不是教书先生,那除了一乐家庭平安,二乐俯仰无愧之外,还该三乐什么呢?或者,时代进化了,还有没有四乐、 五乐呢?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应只限于教书育人,身边的人能够因为君子的启发、引导,而有所作为也算是一大乐趣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君子有三乐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2115ddc4e07e68196e28e89a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