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景字的典故或成语

景公求雨 景入桑榆 景升豚犬 景星凤皇 景星凤凰 景星麟凤 景星庆云 触景伤情 触景伤心触景生怀 触景生情 睹景伤情 对景挂画 对景伤情 风景不殊 抚景伤情 顾景兴怀 顾景惭形好景不常 好景不长 即景生情 急景雕年 急景流年 见景生情 借景生情 急景凋年 看景生情流景扬辉 美景良辰 暮景桑榆 灭景追风 暮景残光 蹑景追飞 蹑景追风 情景交融 春和景明高山景行 杀风景 煞风景 事过景迁 万流景仰 响和景从 云合景从 云集景从 云集景附赢粮景从 残年暮景 餐霞饮景 大杀风景 大煞风景 遁阴匿景 飞鸟之景 良辰美景 良辰媚景流连光景 良时美景 良宵好景 良宵美景 桑榆末景 桑榆暮景 桑榆晚景 桑榆之景 生情见景 吞符翕景 系风捕景 长绳系景 寓情于景 应时对景 游山玩景 追风蹑景 追风摄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景苏楼记 中秋之夜,月光泻地,熏风微吹,信步来到北流城南门坡公园,见园中茶座的彩灯如昼,一桌桌茶客正在品茗,或低声耳语,或放声朗笑,是那样清闲自在,置身其间,不觉生欢喜心了。拣一处僻静之地坐下,忽然闻到一阵玉兰花香,令人心醉,竟然由此而起了怀古的思绪,因为我眼前的地方,曾是当年苏轼屐痕的所至之处,快一千年了。   大宋绍圣年间,苏轼被贬琼州,他是从藤县登舟,溯江直上,经容县至北流的。到北流登岸后,经被称为“诗人鱼乍瓮”的鬼门关,匆匆南去。数年之后, 徽宗立,苏轼于靖国元年遇赦北还,“天涯已惯逢人日,归路犹欣过鬼门”,北还的路正是来时路的倒转。归路经北流时,适值圭江水浅,苏轼便买了一张竹筏,顺流而下。在北流,苏轼没有留下任何诗文(可能是因为北还心切吧),使北流人引为千古憾事。为了记念这位文化名人,北流人在苏轼下筏处建了一座景苏楼和东坡亭,“虽鸿迹之偶经,亦千秋之幸事”,一楼一亭,表达了北流人对苏轼景慕之情。   景苏楼是一座十分玲珑小巧的古建筑,背靠城南门,面对圭江,亭台楼阁俱全,两旁竹树参天,是一个非常幽雅的去处。楼门两侧,是一副竹镌集句联,联语出自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清风徐来,客喜而笑;行歌相答,江流有声”,是商承祚教授的手迹。楼内有“苏东坡圭江乘筏图”刻碑,舟子撑筏于江流之上;东坡先生怡然端坐筏中,须发俨然;书僮伏身于书箧,似听江风。人物图像两旁,刻满了诗文,今举其二,以见一斑。   “万里瞻天远,孤身渡海还。臣心似白水,客梦只青山。跌宕烟岚里,逍遥竹筏间。达人随处得,芳躅渺难攀。”(曾毓芳)   “东坡先生,神仙转劫。千里其行,千秋其业。身在江湖,心在魏阙。浩浩胸襟,皎皎亮节。竹筏过此,烟露点缀。欲挹高踪,清风明月。”(陈廷珍)   抚摸着碑刻,我心怅然,想起了苏轼一生的坎坷经历,想起了他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是把尘世的沧桑看透了,面对打击流放,他处之泰然。他以不朽的业迹和高尚人格而为后人景仰,他的形象和声音,穿越时空,长留在北流人心中。   穿过天井回廊,便是“坡仙舣筏”阁,站在绿色的百叶窗边,远观无边山色朦胧,近睹圭江如练。圭江汩汩滔滔向北流去,十里沿江路,灯光如昼,游人如潮。阁中挂着一副对联,“江水南来,有野渡燃烟,新泉浸石;仙山东望,看绿松倚岭,红树连岗。”遥想苏轼当年,在此揖别北流,继续着他茫茫前路的行程,不知他在筏上,可吟诵着“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那思索人生的佳句?苏轼远去了,可他的明月清风依然朗照着北流人的心,清风明月本无价,可站在历史的地平线上,谁与这位蜀中才子比肩呢!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1ef35655f2d5e4f4c5551f85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