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鬼夜行

一人的心脏停止了以后,那么就产生了一个鬼魂。这可能只是一个迷信的说法。可许多事情是事实也解释不了的。那么鬼是什么?鬼真的存在吗?到现在为止,鬼是什么,许多心灵研究者都没法解释得清楚。一个人横死或悲惨死去后就会产生一个鬼魂。这种死亡发生时,会迸发巨大的心灵力,从而产生电磁场,这些电磁场在许多年或几百年以后,一些特别敏感的人还能感觉到的。所以,鬼可能只是电磁场,可能吧。鬼可能只是我们神经过敏的一种反应。当一个人过于恐惧时,他对每一件事物都会产生过敏反应的。可要是真的看见了一些科学都没法解释的东西呢?这又该用什么理由来安慰自己脆弱的心灵呢?这样,我们就应该更加努力地探讨。何况你不能确定它是什么,就应该找一个能让你心灵接受得了的理由。无论鬼是什么,都是对人无害的,正如一句俗话:“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不过:鬼是什么?鬼真的存在吗?鬼的种类很多。一般人皆以为鬼是狰狞可布、青面獠牙,其实这不一定。有时鬼能化作人身。乍看之下,以为是个人,其实是鬼。若你是开了五眼的人,鬼就不能欺骗你了。鬼又能变畜生,诸如马牛羊犬、鱼类、小白兔等。为什么能变呢?因为他有神通。或者变为蚂蚁、蚊虫、苍蝇、雀鸟、蜜蜂等。譬如:春天时百花盛开,在花丛中有一群蜜蜂在采蜜,其中就有很多是鬼的化身。在花丛里有真的蜜蜂,也有假的蜜蜂。真的蜜蜂是循业受报;假的蜜蜂是鬼所变化。它们到各处去吃花蕊、饮花露。故不要以为鬼一定是看不见的。你天天与他打对面,还不认识哩!也可以说:‘对面不识鬼’!现在有人说:‘法师,你这样讲,我真的不敢相信!唉!你不相信就罢了,何须谓‘不敢相信’呢?我也没有勉强你去信,只是说说道理,好教你提高警觉,不要天天撞鬼还懵然不知。有人说:‘啊哟!法师,你这么一说,简直把我吓坏了,晚上也不敢睡觉了。’那就干跪不要睡觉,修般舟三昧好了。我若是说真话,你们一定不相信的,故少说真话;那么,是不是说假话呢?不是的,假话更不要说。少说真话,假话连一点也不要说,真话说多了,人也是不相信的。再者,妖魔鬼怪也会变种种动物。大家是否记得一九七六年,我们初搬到万佛城,当时有居士买来一群乌龟放生。其中一只乌龟翻了过来,四脚朝天。当时冯冯居士也在场,他就看见一位身穿绿衣服的人,向他求救命。冯冯乃到处去观察,发现原来就是那只乌龟翻了过来。且看!那只乌龟也有灵性,所以懂得找冯冯求救命。这么多年来谁也未注意这件事情。但从此事当知,一切众生,各有其眷属。这是物以类聚,气机相引,依类显形的道理。大家现在细心研究楞严咒,才知道鬼也有千差万别,形形式式,他们都是感果受报,随类而现。楞严咒里有鬼神王名字,其中有夜叉鬼(捷疾鬼),罗刹鬼(可畏鬼)、守魂鬼、守尸鬼、毗舍
在日本,立春的前一天叫做“节分”。这一天,不论在寺庙还是在每个家庭都举行一种叫做“撒豆驱鬼”的活动。它可能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追傩仪式,即一种过年活动。现在举行撒豆驱鬼活动时,在寺庙中,一般都是处于本命年的男人担当撒豆驱邪的任务。民间信仰认为,吃了和自己的年龄一样多的豆子就能在这一年平安无病,因此人们争先恐后地捡这种豆子。而在每个家庭里,没有专门规定撒豆子的人,往往由父亲戴上鬼的面具担当鬼的角色,孩子们向“鬼”撒豆子,这时候人们异口同声地喊“鬼出去,福进来!”场面显得很热闹。虽然这个时节屋外还很冷,但从这种喊声中人们还是能感受到春天即将到来的气氛。 在此所说的“鬼”与中国的“鬼”不同,它不是死人的灵魂,而是一种妖怪,念为ONI(日文作おに)。在日本,鬼是一种很普遍的妖怪。它们根据身体颜色的不同,有红鬼、蓝鬼、黑鬼等种类。它们的身躯比一般的人高大,头上有角,在很可怕的脸上还长着长长的虎牙,它们穿着老虎皮的兜裆布,手持带刺的铁棍。它们常常来到人间抢走公主或财宝,也吃人。因此,在日本的民间故事里它们担当的角色很像西方民间故事里的龙:一个英雄为了夺回公主需要进行斗争和惩办的对象。 妖怪一般住在深山里或海中的孤岛上。就是说,与人住的地方有一定的距离。这与日本人的异界观念有关系。日本人自古以来一直把山、海看作是异界,是由人类以外的秩序来统治的、神和妖怪住的地方。日本民俗学的奠基者柳田国男认为,妖怪是神衰落后的形象,从其根源来说它们二者是同一个东西。无论哪个民族,在对神的认识上都有这两重含意:神既能带给人们以富裕为代表的幸福,也有带来灾祸的力量。因此人们通过供奉神的方法来祈望除掉灾祸,得到丰收。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这些不相宜的东西不再害怕,它们就被看做是应该由人的力量来除掉的东西了。因此神也分为了好坏善恶的两个极端,好的仍然称为神,坏的就被称为妖怪。于是,妖怪就成了人们生活中总是应该被除掉的东西了。 日本的鬼,也是给人们带来灾祸的妖怪之一。所以,民间故事里的鬼也理所当然地向英雄们提供了发挥他们特殊能力的机会。在民间故事里,鬼一般都很凶恶,尽做坏事。但它们也带有过去当过神的痕迹,即在它们那里有很多财宝和宝贝。所以治服它们的英雄在救回公主的同时,也常常带回来很多财宝和宝贝。比如桃太郎带回来很多财宝后,尽力行孝,和父母过着幸福的日子。这样的例子也同样见于中国:在中国的民间故事中,主人公也常常从异界带回来宝葫芦,这相当于日本的“万宝槌”。在日本,治服鬼的另外一个英雄一寸法师,也利用它(万宝槌)变成了很英俊的小伙子。 这里提到的桃太郎和一寸法师都是日本民间故事中有代表性的治服鬼的英雄。他们的出生都不同凡响。一寸法师是没有儿女的老夫妻通过祈祷而得到的天赐的孩子,他一出生只有一寸大,并且一直长不大,与中国的枣核娃一样。桃太郎则是从一对没有孩子的老夫妇,在河边捡回的一个顺水漂流下来的大桃子中出生的。但与一寸法师不同,他却生长得很快。柳田将这些具有特殊出生经历的英雄叫做“小小人儿”,认为他们是古代日本人信仰的重要对象。就是说,只有这种具有神性的英雄,才能驱除可怕的鬼。 但日本人喜欢这些故事,不仅是由于古老的信仰原因,而且还在体味一种快感,即只有一寸的小小人儿或不到十岁的小孩子,治服比一般人还大还强的妖怪。日本人自古一直怀着一种心理:喜欢那些看似又小又弱的人打败又大又强的人,甚至创造了表现这种心理的专用词或典故(HOUGANN-BIIKI)。作为日本国技的相扑运动中没有规定体重级别也可能与此种心理有关。 关于鬼的俗语也不少。“碰到了鬼或者蛇”(前途吉凶莫测)、“连鬼都笑了”(预测遥远的将来)、“鬼得了铁棍”(因得了一件有用的东西,本来很强的人更强了。如虎添翼)、“鬼不在的空隙洗衣服”(阎王不在小鬼闹翻天,猫儿不在老鼠跳梁)、“鬼口边念佛”(猫哭老鼠,假慈悲)、“像砍掉鬼的头一样”(得意洋洋的样子,如立奇功)、“鬼也会流泪”(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流泪,顽石也会点头)、“鬼也有十八岁”(丑女妙龄也有相)等等不胜枚举。另外,学校里的学生们常常给特别严格的老师奉献的外号是“鬼某某”,其反义词是“菩萨某某”。对河滩上扁平坚硬的大石头,一般都叫做“鬼的搓板”。所有的日本人小时候都大概玩过“鬼追人游戏”……就这样,鬼仍然活跃在日本人的现代生活里。 前面提到的“撒豆驱邪”活动中的鬼,学者们认为是中国的追傩传到日本的宫廷以后,再传到民间而形成的。因为走在游行队伍最前边的方相氏装扮得奇形怪状,人们误以为他就是应该被除掉的邪恶的妖怪,于是他慢慢地变成日本的鬼了。另外,在日本从平安时代以来一直流行的不动明王的画像形象上也与鬼很相似。再者,我们在中国古建筑物的门上常常见到的铺首,其形象也有点像鬼。职能上二者虽然不完全相同,但给人心理上的震慑感觉,大概也是一样的吧。这样说来,这种在日本已扎根很深的妖怪,也好像是个进口货。它在日本经过很多春秋,慢慢地进行本土化,到现在已经完全变成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了。日本文化有一个特征,即将外来文化吸收消化后,利用它形成自己的文化。从鬼的身上我们也能见到这一点。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1d7655ee206bc86ee46fd8da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