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提出“虚实结合”的原则所体现的美学理念是什么?

老子在《道德经》中,多处提到“长久”,讲“久视长生”,讲“道乃久,没身不殆”,讲“不失其所者久”,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可以说,长生久视是老子最重要的追求之一。然而这个长久,是长生不死吗?并不是。假如长生不死才是符合天地之道,那么人人生而不死,也就不会再有新生命的生存空间,没有新生命的诞生,也就丧失了“生”这个最重要的道之属性,也就与道相悖了。所以真正的长久,是“死而不亡”。身死,但精神不亡。精神长存,也是不会侵占他人生存空间的。怎样才是精神不亡?老子在后文中又指出,“子孙以祭祀不辍”。有子子孙孙在祭祀着你,有万千百姓在纪念着你,那么也就做到了“死而不亡”。如何才能做到子孙不断绝,百姓铭记在心?不自生。老子列举了一个例子:天长,地久。天地是如何做到长久的?因为它孕育了万物,有万物生生不息,则有天地不绝永存。哪怕真有一天,天地毁灭了,只要它孕育的万物(人)存在,那么我们仍然记得有天地,我们仍然铭记自己出自于天地,天地仍然存活在我们心中。而如果,天地专注于自身的生长,不去孕育万物了,只是用来增加地的厚度,天的高度,专注于成长自己。那么地再厚,也终有到达极限的那一天;天再高,也终有不能再高的那一天,达到了极致,也就不可长久了。如同老子所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万事万物,都是有极限的,一味成长自身,最终就会碰到那个极限。唯有生之,又生之,子子孙孙更新换代,推陈而出新,生生而不息,这个才是无穷的。这也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道理。把多余的,用来哺育那不足的,方能生生不息传承下去。而如果把那些不足的、弱小的当作养料,用来成长那些多余的,最终结果就是,断绝了传承,自身也不能得到长久。所以圣人,常常把自身放在最后,而专注于成长其他人;常常把得失置之度外,而专注于成全其他人。
“虚实论”的老子美学内涵及其画论表现要:“虚实论”在历代艺术理论中的位置和涵义并不相同,但究其艺术思想,不得不说它与道家老庄有较深的渊 源。本文主要从老子“有无相生”等哲学观念来分析“虚实 论”的美学内涵,并列举“虚实论”在历代文艺理论中所指含 义,最后以笪重光《画筌》为例分析“虚实论”在中国画论中 的表现。 关键词:虚实论;老子美学;有无相生;画论 有无之辩基础上的道家老子虚实美学思想,对中国的艺术 创作及艺术审美心理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老子“贵无”思 想,一方面阐明虚实相生统一,另一方面又着重对“虚”进行 强调,从而影响了中国的艺术审美心理,将中国艺术创作引向 了虚实结合,以虚为尚的道路,使中国艺术表现出追求无限、 崇尚空灵的特色。不论是“虚实相生”、“虚实结合”还是 “以实写虚”,都可视为具有老子美学蕴意的“虚实论”。 一、老子思想中的“虚实” 虽说“虚实论”具有老子美学意味,但在《老子》全文中 却没有直接论述“虚实”。(《老子》全文中,除第22 章、第16章、第53 章,含义均为空虚。“?/实”字仅 出现两次,在第3 章中指充实,第38 章中指朴实。)那么, 我们是如何断定“虚实论”具有老子美学思想呢?首先得明白 一点,“虚实论”从哲学层面转到艺术层面有一个内在过程, 这种转化在《老子》中还未明显形成。“虚实”属于美学、文 艺概念,而老子乃至庄子,在他们思想起步的地方,根本没有 艺术的意欲,更不曾以某种具体艺术作为他们追求的对象。 但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1a462b1638e75663bdc364a1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