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皇帝远是什么意思?

山高皇帝远:意思是指地处偏远,法律、制度管束不到。也说天高皇帝远。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并不是实际地理位置上跟皇帝的远近。
出自明・黄溥《闲中今古录》:“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白话译文:偏远地区皇帝管不到,官员比平民还多。每天把平民打三遍,还不造反干什么。
其中的“皇帝”是指元顺帝,“相公”则是指元朝腐败的官员,“民”是指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穷苦百姓。
例句: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二:要论这个省分,又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怕什么呢。
扩展资料:
来源典故:
在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由于不堪忍受元朝的残酷统治,浙江台州、温州的百姓起义反元,并树起了“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的反抗旗帜。后来,被明朝人黄溥收入《闲中今古录摘抄》,这才得以流传至今。
在中国的封建王朝中,元代对汉民族的统治最为残酷,当时的元代统治者将臣民分为几个等级,江南汉民的地位是最低的。在元朝,蒙古人无论官民,都可以骑在汉人头上作威作福,他们被调配到江南各地,成为自霸一方的黑恶势力,让汉民不堪其苦,所以反元首义才会在浙江发生。
“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显然是一次在元朝暴政下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武力抗争。
”山高皇帝远“原为“天高皇帝远”,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并不是实际地理位置上的远近。也就谈不上跟皇帝住得近的问题了。
“天高皇帝远”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口语,出自明朝人黄溥编纂的《闲中今古录》,原文为“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显然,这是一次在元朝暴政下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武力抗争。
有学者认为,“天高皇帝远”中的“皇帝”,并非针对某一个皇帝,而是对所有封建昏庸皇帝的泛称。单纯从语法角度上来看,“天高皇帝远”和“民少相公多”是一组极其工整的对偶句。句中,“天”对“民”“皇帝”对“相公”,丝毫不乱。
其中,“民”是指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穷苦百姓,“相公”是对那些作威作福的官吏的蔑称,两个词语对应的分别是两类群体;而“天”是对苍天的专称,所以按照对偶规则,“皇帝”也应该是专指某一个皇帝,而不是多个皇帝。
扩展资料:
“民少相公多“
解释:指王法管辖不到。
出处:据明代黄溥《闲中今古录》记载,这首《树旗谣》是元末方国珍在浙江起义时的口号。方国珍起义的时候是元至正九年,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元顺帝妥欢帖睦尔。
方国珍身材高大,面色黝黑,体白如瓠,力赛奔马。世代以行船海上贩盐为业,兄弟五人,以此为生。
元朝末年,统治者对百姓的压迫和管制十分恶劣。加上当时灾害多,民不聊生。陶宗仪辑有浙东民谣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台州也有“洋屿青,出海精”的谣谚,“洋屿”,就是洋屿山;“海精”指方国珍。
元至正八年(1348年),有一个名叫蔡乱头的人,在海上打劫财物,官府派兵追捕他。方国珍的仇家便告发他通寇,方国珍杀死仇家,与其兄方国璋、其弟方国瑛、方国珉逃亡海上,聚集数千人,抢劫过往船只,阻塞海路。行省参政朵儿只班率军征讨,兵败,被方国珍所捉。
方国珍迫使其请命于元朝,授他为定海尉,不久起义,进攻温州。 方国珍首义反元,比刘福通、徐寿辉等起义早两三年,比郭子兴(后来朱元璋加入)起义早四年。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天高皇帝远
百度百科――方国珍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14fcac64599fb7dba748eb96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