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春秋无义战”这句话呢?

“春秋无义战”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下》,在孟子乃至整个儒家看来,春秋时期没有正义的战争,为何?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周天子再也不能束缚诸侯,各国多行僭越之举,称王称霸就算了,“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也已是司空见惯。而继承孔子衣钵,宣扬“仁政”的孟子则不满于此,痛斥这样的行为,以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才是合乎“义”的,因此诸侯间的攻伐兼并都是“无义”的,因此才有了这句话。
一、礼乐崩坏,诸侯不义
周朝时代表登记制度的礼乐,原本是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用以束缚诸侯的一道枷锁。昔日周公旦两次东征,深感周天子统治疆域之广,因此从“礼”巩固阶级分化,通过制定各种典章制度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舆论,使其适用于宗法制,并升华“乐”,使其成为一种待遇,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宣传和巩固阶级统治。
然而周幽王昏庸,因宠爱褒姒而废长立幼,废黜贤淑的王后申后和长子太子姬宜臼,改立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为太子,并加害太子姬宜臼。申后之父申国国君申侯大怒,一气之下带着犬戎攻打周幽王,在骊山下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之后又与诸侯们一起共同拥立前任太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而周地百姓及王公贵族立周幽王之弟余臣为携王,因携王是周室所立,平王是与周室为敌的申国为立,所以说周携王才是正统,一时间出现“二王并立”的局面。而为了使自己“名正言顺”,周平王不仅依托秦襄公派兵护送自己迁都洛邑,此举意图躲避西戎的骚扰,也为了靠近鲁国、晋国等曾经推举自己为王的诸侯国,希望继续得到他们的拥护,还使晋文侯攻杀周携王,以致周王朝再度重新统一。这位“弑父”的周天子名声尽失,东周因为迁都,地窄人寡,无力再控制诸侯,因此在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无“义”之战由此开始。
二、仁义不施,战无道义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其意思是:春秋时期没有合乎“义”的战争。哪一国或许比这一国要好一点,这样的情况倒是有的。所谓“征”,是指上讨伐下,同等级的国家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在孟子看来,这天下能发动战争的,只有天子一人,而诸侯之间的征战并无道义,“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因此以孟子为首的儒家学派对于战事多贬斥之言,并认为所谓义战,必用天子之命,所以说“征”乃是“上伐下”。地位相同的诸侯国互相征战,那就是藐视天子,目无王法,是“擅兴之罪”。
但也并不是说所有的战争就被儒家鄙夷,齐桓公“尊王攘夷”,天子不敢得罪,以礼相待,后世看来觉得是周天子太“没用”了,只能做个傀儡国王,而儒家则认为齐桓公引众诸侯来朝进贡,此乃仁义之举,齐国“召陵之师”是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成功遏制了荆蛮楚国的扩扎,维护了中原诸国利益,所以也是符合道义的。但这并不能改变“礼乐崩坏,人心不古”的混乱局面,所以孟子说虽然“彼善于此,则有之矣”,然而终究还是“春秋无义战”。
文章标签:

本文链接:https://www.u1e.cn/baike/a/04c04208d211710e66819ecd [复制]

猜你喜欢

歇后语大全

还没有人回应过